全國服務熱線
135-9023-7270
機械制造生產線改善案例
【設計目的】:
物料配送無序、工序間有停頓,在制品存量大、生產信息傳遞多及工序間作業不平衡。
【解決方案】
針對問題點,采取相信對策:
產品的加工特點,在已確認的空間場所內,優化和制定生產流程。力爭將人員、設備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間做最適當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組合,以最經濟最合理的方案,布置廠房設備和選購設備儀器,以滿足生產合格的產品需求,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。
車間布局優化:便于使物料搬運成本最小化,在制品存放減少,總成本降低;空間、勞動力、設備資源的有效利用;消除瓶頸、縮短生產前置時間(Lead Time);便于員工和員工之間、員工與管理者之間、員工與用戶之間溝通。
流線化
流線化生產是精益生產的主要內容之一。直線流水線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流線化作業。根據產品類別按照加工順序依次排列,有利于縮短搬運距離、降低在制品數量、縮短生產周期、減小生產空間。而生產不同步容易造成中間庫積壓、生產不順暢、生產周期長等問題,同步化生產有利于提高整體效率、減少浪費,使設備操作和作業方法標準化,使任何一位操作者都能簡單操作多臺設備,可以實現少人化作業,減少人員調配困難,有利于提高整體效率。
混線生產線(cell線)設計
混流生產線”就是指產品、部件的形狀或加工組裝方法相似,即使尺寸大小不同,也能在同一條生產線加工裝配。改善的第一步驟是:改變排線方式,依產品分別建立復數的垂直生產線,以減少搬運及在制品庫存。改變后初期,整條線可動率比個別機器的可動率較低,所以,實施全員生產維護,改善了設備的可動率,減少了停線的發生次數。
“混流生產”的平準化生產,可達到多品種、少數量、低庫存、短交期、零不良、少空間的TPS理想的境界。
為了達到這一境界,項目組設計完成三合一左右通用工裝,滿足了多品種、少數量、低庫存等需求。本工裝充分考慮了快速換模,換模一次最長時長為28秒,確保了混線生產。
【改善效果】
1、庫存減少 改善前大梁拼焊區庫存平均量為160件,改善后庫存為78件,減少了82件,降低庫存51.25%。半成品庫存由109件下降為32件,減少了77件,半成品庫存下降了70.64%。
2、產能提升 改善前大梁拼焊區產量為68臺/天,改善后產量為76臺/天,提升11.76%,因半自動焊接小車故障率高,產能未能達標,將在后續工作持續改進。
3、安全隱患降低 經過布局調整以及使用拼焊線和升降小車,已經將大行車的使用次數由原來的8次下降為4次,降低了50%,大大減少安全隱患。
4、質量反饋率降低 改善前,大梁拼焊區由于布局缺陷,原來焊接時是多根大梁同時焊接,存在漏焊現象嚴重,同時半自動焊接小車由于不穩定也存在單邊、咬邊等焊接缺陷,返修增加了成本。改為拼焊線后,實行單件焊接,員工對自己工作的內容進行點檢,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點檢,有效減少了此類現象的發生,內反饋率由2.77%下降到0.63%,下降77.26%。
5、面積減少 經統計,改善前的用地面積為972m2,改善后為720m2,節約面積252m2 。每年節約成本6383元。
6、人工成本降低 綜合收益包括人工成本收益、庫存降低收益、質量成本收益、面積減少收益,每年收益為16萬余元。